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完美体育丽水市承办省运会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规划 | 完美体育【WM365】
您好,欢迎访问广西完美体育有限公司!

优质环保原料

完美保更安全

施工保障

流程严谨,WM365工艺

使用年限

完美体育寿命30%

全国咨询热线

502-334-5505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地址:南宁市江南区五一西路6号翠湖新城A4栋1层A4-14号杂物房

咨询热线:

502-334-5505

138654512813

完美体育丽水市承办省运会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规划

发布时间:2023-05-10 09:58:37人气:700

  根据我市“绿谷文化”建设和跨越式发展的要求,为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我市体育场馆设施,进一步促进我市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升我市体育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特制定丽水市承办省运会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规划。

  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始终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任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越来越成为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省运会是我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承办省运会不仅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而且必将以其多元的功能效应,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合理规划建设我市承办省运会的体育场馆设施,适时申办省运会,既是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体育工作,加快体育事业发展的决定》、《浙江省建设体育强省发展纲要》的举措,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丽水尽早承办省运会,对于增强全民参与体育健身的意识,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对于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提高我市体育综合实力;对于弘扬“绿谷文化”,提高丽水综合竞争力,都将具有重大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市各级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新建和改建了一大批体育设施。市区建成了纳爱斯健身广场和功能齐全的体育健身大楼;占地206亩包含主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网球馆、训练场等设施在内的市体育中心,也于2005年11月破土动工。龙泉、景宁、庆元、青田等县(市)相继建成了体育馆和400米标准田径场,云和、遂昌县的体育馆正在建设当中。我市现有体育场馆20座(详见附表一),在建体育场馆7座(详见附表二)。全市各社区、农村也相继建成了一大批全民健身工程。体育场馆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极大地推动了我市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为我市“十一五”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尽管近几年来我市体育场馆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是对比省运会的项目设置,我市现有的竞赛场馆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规模和档次上,都不能完全满足承办省运会的要求。主要有以下方面的不足:

  1、数量少。市区体育系统仅有一座体育馆和一个羽毛球馆,市体育中心、云和县、遂昌县的体育馆尚在建设当中,松阳县、缙云县还没有体育馆。据统计,目前我市现有竞赛体育场馆包括田径场、体育馆、游泳池、网球场等仅为20个左右。

  2、规模小。现有竞赛体育场馆绝大多数规模偏小,只能承担一般性的群体及青少年竞赛活动,无法满足举办省运会竞赛和大型体育活动的需要。

  3、档次低。现有竞赛体育场馆由于建设年代较早,大都缺少现代化配套设施,场馆的专业性能相对不足,不能适应级别较高的省运会的竞赛要求。

  4、布局不合理。市区主场馆没有形成承办省运会大型活动的能力,各县(市)的辅助场馆也还存在空白。全市竞赛体育场馆设施明显少于群众体育活动场地,室内场地明显少于室外场地。

  5、省运会特殊项目的竞赛场馆几乎是空白。航海模型、沙滩排球、射击、射箭、飞碟、水上项目等省运会特殊项目的比赛场馆我市都还没有,而这些是承办省运会必不可少的。

  完美体育

  体育场馆设施是承办省运会的基本条件和物质基础。为使我市又好又快地尽早具备承办省运会的条件和能力,就必须科学合理地规划全市的体育场馆设施,加快建设步伐。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丽水市委关于加快绿谷文化建设的决定》,坚持“跨越式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打破行政区划、部门分割的局面,按照区域体育场馆资源统筹规划、分建共享的原则,以及竞赛体育与全民健身相结合的要求,合理布局全市竞赛体育场馆规划,加快体育设施建设,提高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能力,增强我市体育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推进我市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通过“十一五”和“十二五”前两年的规划与建设,到2013年前后,初步形成承办全省综合性运动会和举办全国、国际重大单项体育赛事的场馆群,建立起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与全市社会经济相适应的体育场馆建设与管理机制,促进我市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市区初步具备承办省运会比赛中心区的场馆能力。以丽水市区为中心,加快建设和改扩建一批适合承办省运会的竞赛体育场馆,使市区初步具备承办省运会和举行大型活动的场馆条件和能力,成为我市承办省运会的中心区块。

  完美体育

  ——各县(市)建设具备承办省运会单项比赛条件的体育场馆。以传统体育项目布局为依据,各县(市)新建或在原有场馆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或设施更新,使这些场馆更具专业功能,符合省运会单项赛事的要求,成为我市承办省运会的辅助区块。

  完美体育

  十三届省运会共有比赛项目57个大项。十四届省运会拟将大会改为大专院校部纳入省运会,竞技体育部也将新增跳水、射箭、自行车等项目。比赛项目增至115个大项(其中大众体育部38个大项,行业系统部22个大项,大专院校部28个大项,竞技体育部27 个大项)。根据参考目前和适当超前定位比赛项目,市区为主和县(市)为辅安排比赛的原则,丽水市区承办省运会大型活动和主要竞赛项目共23个、全市各县(市)承办一个以上省运会主要项目共11个。具体项目安排如下:

  (1)市区体育部门场馆:省运会开幕式、闭幕式、田径、游泳、跳水、体操、拳击、羽毛球、足球、网球、篮球、蹦床技巧、垒球、棒球、曲棍球、自行车、皮划艇、航海模型、沙滩排球、地掷球、壁球等。

  由于受我市地理和场馆条件的制约,省运会特殊项目帆船、帆板、飞碟在异地举行,不列入本项目布局:

  承办省运会约需比赛与训练场馆28座。按照竞技体育部、大众体育部、行业系统部、大专院校部在当年省运会比赛周期内项目可前后错开安排的实际,我市承办省运会约需比赛训练场馆24个,其中需新建(含在建)场馆约16座,其中市区10座、各(县)市6座;需改造的场馆约8座,其中市区3座、各县(市)5座。其中:市体育中心的主体育场、体育馆(含训练馆)、游泳跳水馆、市水上运动中心是承办省运会的重点场馆,其建设工作必须于2013年前完成。具体建设规划如下:

  (1)市体育中心。占地206亩,约3亿多元,已于2005年11月开工建设,是目前我市在建的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场馆,可作为承办省运会的主赛场,它主要包括主体育场、体育馆(含训练馆)、游泳跳水馆三大主体建筑和田径场、网球场、篮球场等附属建筑,目前在建的场馆为:

  ①主体育场。18540座、建筑面积16000㎡,可承担省运会开(闭)幕式和田径、足球、垒球、棒球、曲棍球等项目的竞赛任务。2009年建设完工。

  ②网球场。由两层综合用房、6片标准网球场组成,建筑面积1057㎡,可承担省运会网球项目的竞赛任务。2007年底前建设完工。

  完美体育

  (2)遂昌体育馆。2740座,建筑面积8354㎡,可承办省运会部分项目的竞赛任务。2006年已建设完工。

  (3)云和体育馆。2500座,建筑面积8500㎡,可承办省运会艺术体操项目的竞赛任务。2007年建设完工。

  (4)庆元举重训练房。建筑面积301㎡,2007年建设完工,可作为省运会举重项目比赛的训练热身场地。

  (1)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含训练馆)。4000多座的多功能体育馆,可承担省运会篮球、体操、羽毛球、拳击等项目的竞赛任务。估算1.5亿元,规划建设年限:2008年-2010年。

  完美体育

  (2)市体育中心游泳跳水馆。1000座游泳馆,可承担省运会游泳、跳水项目的竞赛任务。估算1.2亿元,规划建设年限:2008年-2010年。

  (3)市水上运动中心(含沙滩排球场)。布局在市区,利用南明湖建成形成的市区瓯江段直线航道,建设全省一流的皮划艇、赛艇、航海模型、龙舟训练和比赛基地,在基地旁规划建设沙滩排球比赛场地。规划建设训练用房、船库、办公室区、生活区、码头等硬件设施,占地面积约需40亩,估算6000万元,规划建设年限:2007年-2010年。

  (4)壁球馆。布局在市区,用于省运会壁球项目的比赛,估算500万元,规划建设年限:2010年-2012年。

  (5)遂昌射击馆。布局在遂昌,用于省运会射击(短枪、长枪项目)的比赛。估算500万元,规划建设年限:2008年-2010年。

  (6)松阳体育馆。布局在松阳,用于省运会跆拳道项目的比赛。估算4500万元,规划建设年限:2009年-2011年。

  (7)缙云体育馆。布局在缙云,用于省运会乒乓球项目的比赛。估算4500万元,规划建设年限:2008年-2010年。

  (8)地掷球馆。布局在市区,用于省运会大众部、行业系统部地掷球项目的比赛。估算400万元,规划建设年限:2012年-2013年。

  (9)丽水学院体育综合训练馆。用于省运会竞技体育部排球及击剑比赛,场地高度、宽度必须符合排球和击剑比赛的要求。估算3000万元,规划建设年限:2008年-2010年。

  (1)丽水体育馆。位于纳爱斯健身广场旁,通过对大屏幕、音响等设施的改造,可承办省运会部分项目的比赛。

  (2)丽水市体育培训中心羽毛球训练馆。位于市体育培训中心内,通过内部装修及羽毛球专业器材的投入,可承办省运会部分羽毛球项目的比赛。

  (3)丽水职业技术学院网球场。在原有场地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提高标准,适用于省运会部分网球项目的比赛。

  (4)龙泉体育馆。通过对音响、记录台等设施的改造,可承担省运会篮球项目的竞赛任务。

  (5)景宁体育馆。通过对电子屏幕、灯光、音响、地板等设施的改造与投入,可承担省运会武术、散打项目的竞赛任务。

  (6)青田体育馆。通过对专项比赛器材、大屏幕、电子设备等设施的改造与投入,可承担省运会柔道、摔跤项目的竞赛任务。

  (7)庆元体育馆。通过对专项比赛器材、大屏幕、音响、电子设备等设施的改造与投入,可承担省运会举重项目的竞赛任务。

  (8)云和田径场。在现有场地的基础上,通过对田径场的适当改造,布置临时射箭场地,用于省运会射箭项目的比赛。

  1、规范性。对所布局的体育场馆,要按照《体育设施建设标准与竞赛场地规格》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和建设,同时要符合本规划安排的各项目竞赛特点专业要求。

  2、先进性。布局场馆的硬件设施要适当超前。场馆建设要考虑竞赛体育不断发展的需要,配置好必备的现代化设施,主场馆要有电视转播系统。即使暂时条件不具备,也应预留相应的空间、通道和端口,以确保新建场馆的先进性。

  3、共享性。在规划建设布局场馆时要考虑场馆的共享功能,要注重体育场馆的部门单位、学校、企业与社会的共享,注重县(市)与全市的共享,真正使布局场馆既能符合省运会、市运会竞赛的要求,又能满足学校教学和人民群众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

  4、时效性。对各规划布局场馆要有明确的建设计划与建设完工时间,要力争使相关体育场馆设施在本规划期内完成,以满足承办省运会的需求。

  体育场馆设施不仅是承办省运会的重要前提,更是关系到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人民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大事。各级委、政府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科学规划,抓好落实。要把体育场馆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年度基本建设计划和用地计划,纳入政府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指标。要进一步明确责任,明确目标,细化工作计划,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快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尽快具备承办省运会和高水平赛事的能力。

  由于长期投入偏少,我市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欠账过多,明显滞后于我市经济建设。因此,“十一五”、“十二五”时期要加大对体育场馆建设的投入。各级财政要将我市承办省运会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资金纳入预算,承办省运会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资金以财政投入为主,确保我市承办省运会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与改造的需要。同时,运用经济手段,以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方式吸纳资金,进行建设与开发。还可以探索对体育场馆部分建筑产权及使用权出让、招商引资、银行贷款等方式解决建设资金。

  我市现有体育场馆虽然规模不大,设施陈旧,但只要较少的投入,就能较快地具备承办省运会单项和小型体育赛事的能力。因此,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丽水,要充分利用好现有体育场馆,十分重视现有场馆的升级改造。要根据承办省运会的统筹规划和日常使用的要求,定位改造方向,制定改造方案。要按照既要实用又要体现先进性的要求,改进设施,完善功能,使其符合当前与今后一个时期举办一定档次的体育赛事的要求。同时,在对现有场馆改造中,要进一步合理利用空间,强化场馆的多种功能,以适应场馆的产业化改革的需要。

  随着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我市非体育部门的体育场馆发展迅速,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与水准。无论是体育部门的场馆,还是非体育部门的场馆,都要加大对社会开放,提高体育场馆的综合利用率,进一步增强社会效益。充分发挥体育场馆设施在体育竞赛、全民健身、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发展体育产业中的作用,大型体育场馆坚持“以体养体、以馆养馆”的原则,推行现代化管理模式,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活动,增强体育场馆的造血功能。充分发挥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馆设施在体育竞赛中的作用,使其成为承办省运会竞赛场馆的重要补充,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推荐资讯